新聞內容
2018年7月26-27日,第十三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在蘇州市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于2006年由文化部、建設部等諸多部委發起主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十二屆。在中國及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大會規模和影響力穩步擴大,已成為國內城市規劃發展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會議之一。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城市設計引領綠色發展與文化傳承”。
26日下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Delos(亞洲)主辦、國際WELL建筑研究院(IWBI)和健康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的“健康人居思想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從業者,并引起強烈的共鳴。論壇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孟沖主任主持。
健康的建筑、健康的城市、健康的人居環境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健康人居思想匯”旨在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引領健康人居發展方向,凝聚共識,促進合作,多角度跨學科交流探討健康人居相關主題發展背景、科研實踐和行業動向。受邀參會的7位專家代表以政、產、學、研、金的角度,從建筑、社區和城市的尺度探討了將健康帶入千家萬戶的理想與實踐。
王清勤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健康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演講題目:從綠色建筑到健康建筑
綠色建筑發展受到了政府關注與推動,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雙重保障與激勵,科研、標準、評價、產業、基地工作全面展開,成果豐碩。與此同時,環境問題的頻發、老齡化社會的威脅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如何以綠色建筑為出發更加關注人民群眾的健康,營造安心、舒心、養心的生產生活場所。綠色建筑是前提,健康建筑是升級,通過杜絕有害因素,鼓勵有益因素,引導彈性因素,為人民群眾提供清新怡人的空氣、安全衛生的水環境、科學舒適的熱濕環境、全方位的人文呵護、完美體驗感的健身環境、全周期的健康服務是建筑和城市建設者的使命。健康是理念、標準是手段與保障,我國健康建筑領域的相關標準或指標已從建筑、醫院、酒店拓展到社區、小鎮、城市。同時,產業化的推動組織及國際平臺(健康建筑聯盟、Construction21(中國)等)已初具規模,健康建筑將為更大范圍的人民群眾服務,更高質量的城市建設服務。
雪婭
Delos亞洲區總裁;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
演講題目:健康人居與健康人居示范區
健康城市是一個不斷開發、發展自然和社會環境,并不斷擴大社會資源,使人們在享受生命和充分發揮潛能方面能夠互相支持的城市。2018年,“健康人居示范區”提出,旨在催生城市發展新趨勢,粘合大健康產業、帶動大健康產業上、中、下游產業鏈、逐層逐級擴散輻射、刺激產業和社區跟進,形成一個主題明確、具有可持續性、自給自足的健康社區生態,為打造健康城市建立范本。健康人居示范區由點到面的推廣需要從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大數據、政策引導、標準化示范等方面進行推動,這也將是新形勢下,服務民生,驅動中國經濟的新引擎。
宮鵬
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演講題目:釋放城市力量 共筑健康中國
城鄉規模越來越大,人口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需求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缺乏特色,無序化、碎片化……是我們面臨城市問題的根源。健康城市是一個系統的城市健康管理途徑,需要全政府、全社會的參與,政治、社會經濟條件和科技發展提供的支持。以前的城市規劃很少考慮健康要素,未來的城市規劃應是多樣化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滿足居民健康、幸福需求的城市規劃。健康城市以人為本,健康城市需要高質量的公民素質的支撐,因地制宜合理考慮差異化,增加健康城市的教育和研究,跨部門跨學科協作推動,來保障人人享有可持續的健康。
郭新彪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職業與環境健康學系主任;北京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
演講題目:我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應關注的環境與健康問題
快速的城鎮化帶來了諸多有利的方面,切實改善了人民的物質生活需求,但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例如空氣污染類型和污染物種類變化;噪聲污染升高;人群聚集,暴露人群增大;道路或其他交通需求增大,暴露機會增大;生活便捷,體力活動減少……尤其是在環境污染物因素混合暴露的“Hot Spot”(如換乘車站),污染成倍增加,人體健康威脅顯著。面對城鎮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政府部門應及時對城市總體規劃提出目標,解決“大城市病”,預防隨之而來的新型健康風險,綜合考慮環境健康風險的城鎮規劃,推動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陳軍
朗綠科技室內健康環境事業部總經理
演講題目:健康建筑實踐及探索
2017年發布的《室內健康舒適體驗與需求調研報告》通過對中國6大區域、16個城市、22510個接觸樣本、3056個有效樣本、20~55歲的城市長租居民進行現狀改善分析調研得出民眾對健康家居環境的需求基本一致,必備10要素為:室內空氣好、室內居住安全性高、化學污染少、噪音少、光照合適、水質好、生物污染少、溫度適宜、濕度適宜、電磁輻射少。朗綠科技作為健康服務者,綜合被動建筑技術+高效暖通設備+0甲醛健康裝修+全屋智慧系統解決方案,全過程控制、反饋、改進室內環境,目的就是讓老百姓住的好,住的有品質。
龔玲玲
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演講題目:健康社區 以人為本
建筑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息的,園區始終是有溫度的。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是可持續低碳城區的典范,更是以人為本、宜居宜業的聚集地。園區通過提供公共便捷場地、提升餐飲商店公共食品安全等級、無障礙設計、保障社區多樣性、開放性、連通性、參與性,關注全齡人群需求,營造了親近自然、便于交流的環境,保障了使用者身心健康。
韓沐辰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工程師
演講題目:健康人居實踐案例
目前世界上有兩門科學與人類的健康最密切相關,分別為醫學科學和建筑科學。醫學更加關注人類身體內部的健康,而建筑科學就廣義而言即是人居環境科學,是構筑人類棲息環境,從外部保障人類身心健康的學科。根據統計,現階段健康建筑性能提升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污染源控制、通風凈化設備、空氣質量監控系統、設置直飲水系統、改善用水干擾、高效反滲透凈化、隔聲控制、降噪種植、專項聲學設計、充分利用天然光、合理設置采光分分區、智能照明控制、適宜的熱濕環境營造、人體工程學設計、動靜結合的辦公分區設計、自由工位系統、便利的健身條件、親生命性設計、全齡友好設計、關愛婦嬰設施、空間美學設計、用戶飲食控制、均衡營養攝入、健康人居的服務配套等等,全面的室內健康解決方案已經相對成熟。
此次論壇設置專家訪談環節,通過征集,請各位專家對行業內外關注的熱點進行了解讀,包括健康建筑標準與綠色建筑標準跨越性的提升點、中國社區與國外社區的區別、城市規劃如何影響居民健康并且如何科學指導決策和實踐、健康城市指標與健康建筑的關系、健康環境營造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健康怡人的環境建設是一項全面事業,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從自身出發,關注健康。同時,也歡迎更多的行業同行者參與建設,通過更廣泛的研究、實踐、政策與落地將健康人居真正實現在千家萬戶。
2018年07月3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健康人居思想匯,聚焦健康人居環境
添加時間:
當前的位置:
版權所有 ? 中國健康建筑網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京ICP備 10045562號-26
友情鏈接: